187 夏初管家-《贵女穿书守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温氏已经缓过来了,夏初本想将账簿之类的都交还,但温氏却没要,还让她管着。夏初并不是好揽权之人,见状虽然不曾推却,却每每都要向温氏禀告一声。

    温氏对此有些五味陈杂,换作她年轻那会,得了婆母看重,必然心心念念要做出一番成绩来,哪里会像夏初这般淡然以对?她不只是该高兴夏初老成持重,还是该为她这‘无欲无求’的态度叹息,简直真不像个孩子。

    寻常十五六岁的姑娘家,即便嫁了人,又哪里坐得住呢?虽说不能请宴,但总有一二知交姐妹相互来往,出门走动,要不然就上街逛逛布店金铺,采买衣服饰。哪个似她这般,****守在深闺里,半点挪动的意思都没有,倒好似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般!

    ——温氏并不知道,她无意中竟猜中了事实。

    温氏接过账簿也不过是粗略的看两眼就放下了,自前段时间夏初管家之后,她便现家中各处忽然变得井井有条起来——倒不是说原先是如何的忙乱,而是他们都很有些懒性子,若是主子不话,便不知道该做什么。这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家里头没人,可不就是跟一盘散沙似的?而夏初却定下了许多规章制度,一条条罗列的极为清楚,便是生什么事之后,大家伙也晓得该做什么,而不是慌慌张张的四处询问。

    这样子不仅下人们省却了瞎跑的时间,主子们也轻省得多。

    温氏不由有些赞叹,怪不得夏家总是那般的仅仅有条!她原以为是因为夏家人口少,家中仆役也不多的缘故,如今看来,却是管事的方法不同。

    她却不知,洛子谦用的是前世大将军府的奖惩政策,而夏初,则是延续了上辈子在宫中的管事经验而已——毕竟偌大一个皇宫,里头太监宫女无数,可比这将军府复杂多了!

    她将宫中的规章调整过后直接下放来用,自是轻而易举!

    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,并非她自己的想法,但学来的本事为什么不用呢?只要不触及底线,谁也管不着她怎么整顿将军府的内务不是?

    “都说了,这些你自己看着做就是了,不必特意来让我过目。”温氏拉着夏初的手,细细的打量着她的脸,觉得似乎并没有瘦多少,顿时满意的点点头:“就当让娘好好歇歇吧!”

    “母亲别忙着歇,儿媳许多事儿还闹不明白,不敢自专,还得母亲给我出主意才是。”夏初笑了笑,在温氏身侧坐下:“庄子上仍是让他们种粮,只是我看庄头媳妇的样子,他们似乎是想种菜,虽是回了他们,到底还是想问一问母亲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种粮就好,咱家不缺那几个银子。”温氏摇摇头,说辞倒是同夏初差不多。说罢也不再提此事,而是皱起了眉头道:“你父亲一去数月,竟是一封家书也无,真真叫人挂心。”

    夏初自然不会以为她口中的‘父亲’说的是夏庆,情知这是温氏担心顾将军了,心下不由感慨这夫妻二人感情真好,口中则道:“北疆地处艰险,通信原就不易,公爹这次出行,又是身负皇命,只怕一时半刻也轻易脱不得身,抽不出空也是有的。母亲且放宽了心,公爹乃是沙场老将,定然能凯旋而归,平安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道理都是知道的,温氏也只能勉强点头,可心里却仍是止不住的担忧。

    顾老夫人何尝不是如此呢?

    儿行千里母担忧,何况这又是去带兵打仗的,一个不好没准儿就落个马革裹尸还……只是老夫人终究是经历了几代人的来来去去,要比温氏更沉得住气些。

    待得顾将军的家信送至,这婆媳二人竟是齐齐松了一口气,又马上关心起他何时返程。

    此乃后话,暂且不提。

    夏初见温氏一颗心都挂在了顾将军身上,也知晓她此时是真的没有心情打理这些俗务,之后果然便不再拿这些去搅扰她清净。

    腊月初八宫里赏了粥下来,夏家三位女眷谢了恩便一人一勺分了吃,又留了一小碗送去给在西山大营当值未归的顾腾,余下的散给下人们沾福。

    因着罗郭两家对豆油的赞不绝口,夏初灵机一动,与夏挽秋商量过后,备了许多坛子作为节礼的一部分——豆油迟早会被世人所知,只是这会不好用来买卖,作为礼品之一就没什么问题了,这也解决了今年不好送三牲做礼的麻烦,且这又是新鲜物什,又是家家户户用得着的,实用又极为体面。

    小年夜过后,家家户户的门前便换上了新的门联,挂上了红灯笼,这传统节日的习俗,却是与守孝并不冲突,总不能到了大年夜还是一副冷清模样,便是皇帝也不会这般要求他的子民。

    西山大营里头也放了假,直至年初五才回营。

    顾腾才着家便接到许多帖子,初时还有些奇怪,问了才晓得,原是那些人家特意来打听豆油之事的,顿时哭笑不得,只得一一回复了,说是偶得之物,并不常见。
    第(2/3)页